• 索引号: 11370100004189250W/2020-00851 组配分类: 公示公告
  • 成文日期: 2020-04-14 发布日期: 2020-04-14
  • 发布机构: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
  • 标题: 济南市环保局高新区分局2019年登记管理信息公开
  • 发文字号:
济南市环保局高新区分局2019年登记管理信息公开
信息来源:济南市生态环境局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一、基本信息

单位简称:济南市环保局高新区分局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旅游路17199号

法定代表人:钱毅新

登记管理部门:济南市编制办公室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二、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19年,分局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发挥辖区环保工作牵头协调作用。一是推进落实“1+1+8”污染防治攻坚战。组织分解落实全市“1+474”生态环保攻坚战目标任务,编制高新区“1+5+5”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目前高新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四减四增”行动方案(1)以及配套的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农业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危险废物攻坚战实施方案(5)均已正式印发,针对高新区五大片区的污染防治实施方案(5)已基本编制完成。二是推动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对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共56个反馈问题、199件信访转办件,实施清单化月调度,跟踪落实整改进展。严格销号流程和验收标准,加快推进整改销号,截至目前,已完成反馈问题整改48个,其余8个已达到我市整改时序进度;转办件已销号194件,销号率97%,居全市前列。完成14件省级环保督察热线转办件、11件市大气办移交问题的接收、调度、办理和整改工作。三是组织做好辖区网格化环境监管。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体系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管理制度,组织网格人员培训等手段,我区网格化环境监管能力显著提升。一年来,各办事处共上报有效环境问题线索6229条,100%按期办结。对12次大气热点网格报警开展排查处置,有力推动了报警区域内工地、道路扬尘等问题整改。坚持每月对“散乱污”企业整治逐一现场复查,秋冬季组织开展经营性小燃煤炉具低空排烟设施排查121家,发现8家经营性小燃煤炉具,全部予以取缔。

(二)持续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一是强化执法监管加大监察执法力度,依法从严查处环境违法案件,一年来,现场监督检查共出动2022人次,检查企业1011家(次),完成了双随机抽查、持有排污许可证企业检查、危险废物规范化评估、涉无组织排放、VOCs企业检查等工作,制作现场勘察笔录和调查询问笔录100余份,立案处罚46起,罚款金额107.68万元,下达限改180余份;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672件,案件处理率、回复率实现100%。二是加大重污染天气应急现场检查。召开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部署专题会议,修订完善一厂一策,组织重污染天气应急培训,采取“局领导带队检查、处级干部包挂重点企业”的工作机制,每个处级干部包挂4-5个重点企业,全局上阵,错时检查,节假日不缺位,确保重污染天气期间应急措施落实到位。三是加强部门联合执法。3、4月份联合城管、交警等部门,组织了2次合计20天,共出动60人次对高新区扬尘问题进行的不定期随机专项检查。

(三)全面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一是协调推进辖区蓝天保卫战。编制印发《高新区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年行动方案》等计划方案,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每月调度方案实施进展,按期推进散乱污清理整治、清洁取暖、煤炭压减、机动车及工业治理等年度重点任务。工作中聚焦重点区域,注重数据分析、科学研判,强化考核监督,通过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协调相关部门昼巡夜查、每月公开通报街镇空气数据等措施,全面推进辖区空气质量改善。二是开展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推动企业实施清洁能源替代,10月底济南鲍德炉料有限公司提前实现关停,11月份东盛热电75吨/h燃煤锅炉实现冬季停炉,12月份两家砖瓦窑(陈孟及皂角树新型建材厂)开始落实错峰生产,采暖季全部停产。加快推进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截至10月底,共计65台318.87吨锅炉全部改造完成,我区工业企业在全市率先实现了采暖季“零燃煤”目标。继续推进VOCs污染防治,对名单内79家企业开展专项检查,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完成了整改,督促辖区内8家排放量较大的VOCs企业编制“一厂一策”方案。三是积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2019年共启动1轮重污染天气Ⅲ级应急响应、10轮Ⅱ级应急响应,累计响应天数52.7天。应急响应期间,及时下发响应通知,加大现场检查力度,确保企业应急措施落实到位,并认真落实对重点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区别对待政策。四是督促做好废气自行监测。目前已有56家企业报送自行监测计划,同时委托金禾开展监督性检测,确保各涉气企业达标排放。五是做好机动车和油气污染防治。加强对机动车排放检测机构现场检查,一年来共对7家检测机构监督检查85家次,对发现的问题均已督促整改完成;开展停放地抽检47家次,检测车辆996辆,均合格;开展路检68次,检测车辆28109辆,处罚冒黑烟车辆2辆;全力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编码登记工作,已完成环保编码登记1660辆,在全市考核统计中稳居第一,完成100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性抽测工作;累计检查加油站82家次,实现全区加油站监督性检查100%覆盖;推进加油站油气回收联网工作,目前22家加油站已实现联网。六是做好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组织各办事处部署秸秆禁烧相关工作,成立专项巡查小组驻点不间断值班巡查,实现了卫星零监测的目标。

(四)扎实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一是统一监管全区水污染防治工作。积极发挥高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完善部门间交流配合工作机制,推进有关部门落实《济南高新区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中各项工作。积极履行“河长制”成员单位职能,对有关问题及时转办,配合水质考核工作,真正改善水环境质量。二是确保水源地安全。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督促武将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鲍德炉料石灰车间停产,督促山东高速等公司按照时限要求落实胶东输水干线三处交通穿越问题整治。指导街办对武家安置区污水管网落实周巡查。每月对武将水源地水质监测,每季度进行信息公开,全年达标率、信息公开发布率100%。按照要求对千人以上在用水源地进行划定,完成现有22处村庄自备井现场调查核实,为下一步农村集中式水源地划定提供依据。三是抓好流域监管。以断面达标为抓手,协调有关部门、街办解决卫星城工地等点位污水溢流问题。完成2轮黑臭水体强化监督自查和赴章丘、济阳交叉检查工作,明确自查问题清单并督促有关单位整改。按要求落实小清河直排口每旬监测排查工作,全年共实施36次直排口巡查监测工作。督促遥墙街办推进小清河直排口整治,目前两处直排口已截污并同时升级改造了污水处理站,两处正按计划实施。完成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工作交接,对全区所有入河排污口巡查,共对44处入河排污口建档。四是抓好涉水企业管理。对纳管企业、直排企业落实全面检查,完成小清河流域标准专项监测工作,委托第三方机构加大监督性监测力度,对超标企业督促整改并移交立案。督促华熙生物、国际机场、维维乳业、历下三院、齐鲁医院东院区、青岛啤酒等工业企业实施提标改造工作。督促推进中科成四期扩建工程、综保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青啤配套污水站提升改造等工程实施。

(五)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一是推进“土十条”、“净土保卫战”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涉及高新区的30项重点任务,目前已经完成24项,其余6项正在按照市里部署开展。二是做好疑似污染地块及污染地块管理工作。对北区6块疑似污染地块开展场地环境初步调查,经调查均不属于污染地块,将来可按照第二类用地开发;对我区污染地块(原孙村电镀厂场地),已经编制场地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并进行了评审。督促鲍德炉料对西沙沟料场开展场地环境初步调查;督促社会事务局对用途变更的康虹路小学和正丰路24班初中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三是加强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监管。与6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签订了《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督促企业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四是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联合社会事务局对前期划定的畜禽养殖禁养区进行了优化调整,督促各办事处对禁养区已关闭搬迁的149家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全面巡查,未发现有“复养”、“回潮”现象。

(六)着力做好环境安全保障。一是加强危险废物监督管理。认真抓好危险废物申报和管理计划备案工作,组织完成212次产废单位申报审核,完成258家产废单位管理计划审核备案。先后开展了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整治,非法处置船舶废油、化工危废、废旧轮胎土法炼油、固体废物存量等专项排查整治。加强重点产废单位规范化整治,全年对全区10吨以上产废单位和其他重点单位共76家进行规范化考评核查,截至目前整体达标率100%。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对临工集团济南重机进行了重金属总量确认手续,更新重金属重点行业全口径清单。二是加强噪声环境管理。严格落实夜间施工审批程序,一年来共办理夜间施工2437份。要求产噪企业每季度进行一次自行检测并上报检测报告,加大对涉举报投诉问题的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三是做好辐射监督管理。做好辐射类许可事项预审工作,先后办理了19个项目预审及现场检查核实工作,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单位共51家。四是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对涉重企业、涉危化品企业、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重点排污单位等企业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一年来全区无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完成68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

(七)组织开展环评审批和“三同时”验收。一是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主动靠前为辖区企业服好务,年内开展了3次“面对面服务下基层”活动,为企业解答疑难,现场受理环评、验收材料;审批窗口一年来共收发环评、验收各类资料1895件,接受各类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咨询答复3016件次,实现了各项办理事项“零超时、零差错、零投诉”。二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服务辖区招商引资的同时,严把项目审批关,杜绝污染项目落地,一年来共审批项目216件(报告书4件、报告表212件),网上备案项目500件,对188个建设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三是实行全方位信息公示。共在市政府、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公示环评、三同时验收信息2526条。

(八)扎实推进总量减排和排污证发放等工作。一是做好总量减排工作。深入挖掘减排潜力,科学确定减排项目,将35个大气污染减排项目和3个水污染减排项目纳入减排计划。二是做好总量确认工作。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倍量削减替代制度,按程序为42个新改扩建项目办理了总量审核确认。三是做好排污许可证发放。按照应发尽发原则推进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发放排污许可证82家,其中重点管理的17家,简化管理的65家。四是完成2018年环境统计工作。形成了高新区2018年度环境统计数据库,确定年度重点调查单位名录库总数为78家,其中重点工业源71家,集中式污水处理厂7家。五是推进污染源普查工作。今年按计划开展了普查数据提交至专网、查漏补缺专项行动、产排污核算、数据审核、质量核查与评估、核定数据库、普查第三方和质控第三方验收等工作。

(九)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一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坚持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与市生态环境局同步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着力强化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政治素质。二是加强组织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支部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支部委员会成员“一岗双责”的党建责任体系,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主题党日、党费收缴管理等组织制度。三是加强作风纪律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查摆梳理单位和个人廉政风险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和中央八项规定“回头看”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提高责任担当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把宗旨意识转化为贴近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三、受奖惩和有关评估情况

2018年评为济南市担当作为“出彩型”好团队;

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