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山东 无废同行!省市区三级“红马甲”共赴社区宣讲“绿知识”
发布日期:2025-01-20 11:24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这是黑水虻,它们可以大量地消化掉厨余垃圾。别看它其貌不扬,可是咱们‘无废城市’建设的好帮手。”

“回收一只塑料瓶节约的能源能供一台电脑工作25分钟……”

“山东是废轮胎收集大省,废弃轮胎是可以回收利用,比如制作成钢丝、炭黑等,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1月17日下午,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循环经济协会、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济南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联合开展的“美丽山东 无废同行”志愿服务——省市县三级志愿服务队走进济南高新区舜兴社区。活动现场,身穿印有“美丽山东 无废同行”字样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正在向社区居民讲述着关于“无废城市”与循环经济、新污染物的相关知识。



用回收的塑料制成的白衬衫、以厨余垃圾为主食的黑水虻干虫、用秸秆制作的餐具等“可循环”的实物不一会儿就吸引了大批居民前来围观。

根据志愿者的引导,新黄河记者现场参与打卡:进入“志愿山东”小程序,注册后可选择要参加的活动,点击“签到”,活动结束时再点击“签退”,一场志愿活动的时长就被小程序记录了下来。公开记录显示,志愿山东平台“美丽山东 无废同行”志愿服务活动时长已达770.3小时。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据新黄河此前报道,“美丽山东 无废同行”志愿服务自2024年11月22日正式启动,此后便常态化长效化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居、进家庭“五进”宣讲活动,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将志愿精神充分融入“无废城市”建设,培育浓厚的“无废”志愿服务文化氛围,让“无废”理念在群众中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