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回响看济南丨全面推进美丽济南建设案例展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⑦
发布日期:2025-11-06 10:02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编者按: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济南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构筑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济南。全市上下积极行动,探索实践了一批美丽济南建设案例,涵盖绿色低碳转型、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保护修复等多个领域。现面向社会展示这些案例,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美丽济南建设的生动局面,为美丽中国、美丽山东建设贡献济南力量。
北大沙河美丽蝶变之路
北大沙河古称中川水,主要源头有三条,东支流发源于历城区南高尔乡清凉台;中支流发源于泰山西麓的桃花峪;西支流发源于黄巢寨山。北大沙河全长68公里,流域面积584.6平方公里,流经5个街道,于长清区平安街道办事处的老王府村西流入黄河,属雨源型季节性河流。上游设有多座水库、塘坝拦蓄水,河道内梯次修建拦河坝,节节拦蓄,对夏季雨水层层拦截,下游崮云湖水库、长清湖水库进一步把上游雨水拦截,非汛期长清湖水库下游不能形成径流。

北大沙河常年设置万德和入黄河口两个考核断面,万德断面位于北大沙河上游,水质稳定达标,北大沙河入黄河口断面非汛期大部分来水为济南市西区污水处理厂外排水。为确保北大沙河入黄河口断面稳定达标,长清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现场调研,有力推动各项水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一是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水污染治理工作,积极争取市局专项资金2450万元,推动总投资4650余万元的济南市西区污水处理厂二次提标改造工程进展,2022年6月完工。二是加快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减轻西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压力,确保出水水质。伴随旧村改造和城市发展,城区居住人口不断增加,污水产生量增长,西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压力增大。为彻底解决城市污水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不足的问题,总投资1.7亿元,设计处理能力3.5万吨/日的济南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2022年4月建成运行,并与西区污水处理厂管网实现互联互通。创新谷中水站2022年9月正式运行。2022年全区新增处理能力5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日。
北大沙河河道侵占现象严重,岸线不清,自然形成的河道时宽时窄,水流不畅;河道内鱼塘、农田等违章设施较多,岸边枯草、垃圾堆积现象严重;河道多年没有清淤,底泥污染物释放等诸多因素影响河流水质。面对这严峻的形势,一是坚持水岸共治,总投资10亿元的北大沙河园博园-黄河口段综合治理工程全部完工,呈现出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优美画卷。工程通过截污治污、河道生态治理等措施,有效解决了污水溢流进入北大沙河的问题。二是建设济南西区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工程位于济南西区污水处理厂东侧,总占地面积约125亩,主体采用“预处理系统+硫自养反硝化技术+潜流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5.0万m³/d济南西区污水处理厂外排水及1.5万m³/d北大沙河叶庄橡胶坝上游微污染河水进行处理。2025年4月,项目开始试运行。5-7月,国控北大沙河入黄河口断面稳定达到Ⅲ类水质要求,尾水湿地成效显著。
开展排污口溯源整治,完成北大沙河劣五类排污口的溯源整治,并加强检查,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一是加大北大沙河峰山路桥东侧雨污混流排污口的整治力度。在实施的湄湖街改造工程中,新建D1000和D600污水管道,增大向污水处理厂输送污水量。同时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2023年底我区雨污分流工程通过市级核验,峰山路桥东侧雨污混流排污口问题彻底解决。二是完成北大沙河恒大泄洪沟排污口的整治。经排查,恒大泄洪沟污水因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相互混接造成,相关部门对恒大地产集团山东公司下达整改通知,将错接管网进行了彻底整治,杜绝污水排放。

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北大沙河作为流经长清区的主要河流,通过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全力打造水清河畅的美丽景观,入黄河口断面水质由“十四五”之前的五类、劣五类水体逐步改善,连续四年达到地表水Ⅲ类水体水质标准,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美丽济南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