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两山”回响看济南丨全面推进美丽济南建设案例展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⑧
发布日期:2025-11-06 10:17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济南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构筑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济南。全市上下积极行动,探索实践了一批美丽济南建设案例,涵盖绿色低碳转型、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保护修复等多个领域。现面向社会展示这些案例,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美丽济南建设的生动局面,为美丽中国、美丽山东建设贡献济南力量。

2

第二篇章: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城市之河的重生:

刘公河(胶济铁路至102省道段)综合治理工程

一、城市之河的重生:

从“灰色地带”到生态廊道

济南,这座以泉闻名的城市,正以“美丽济南”的宏伟蓝图书写着新的篇章。在此进程中,城市河流的治理与复兴,是构建生态文明、提升城市品质的核心课题,刘公河(胶济铁路至102省道段)综合治理工程,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它将一条曾被忽视的城市河道,成功转变为集防洪、生态、观景、休闲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廊道,为“美丽济南”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刘公河,作为济南东部重要的防洪河道,又名鲁公河、赵王河等,承载着区域防洪的重要使命。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胶济铁路至工业北路这一段河道,因其断面狭窄、不规整,行洪功能严重受限,每逢汛期,上游泄洪不足的问题威胁着两岸居民的安全。同时,河道环境脏乱,缺乏生态和景观价值,成为城市中的一片“灰色地带”,亟待一次全面的系统性改造。

河道治理前

二、精心实践:

系统性重塑与人文关怀

刘公河改造项目,设计河道段全长约460米,水体宽度约40米,两侧规划有约20米的河道防护绿带。项目涵盖了河道水工、景观、道路、桥梁及管网等多个专业领域,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雕细琢,力求在功能性和美学性之间达到完美平衡。自2024年9月开工,经历180个日历天,刘公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筑牢安全防线,重塑河流生命力

安全是项目之本。首先对河道进行了拓宽和规整,从根本上解决了上游泄洪不足的问题,显著提升了河道的行洪能力,有效保障了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打破传统水利工程的单调性,建设两座观赏性溢流堰。不仅保证了水流的顺畅,更以潺潺的水声和层叠的水景,为河道增添了灵动与美感,使刘公河从单纯的排水通道蜕变为兼具生态美学价值的景观水体。

河道治理后

(二)打造绿色空间,丰富生态多样性

景观设计是刘公河“华丽蜕变”的灵魂。在两侧的防护绿带上,精心规划了丰富的植物群落,营造出四季有景的生态长廊,精选了朴树、银杏、樱花、红枫等19种乔木,构建起高低错落的林冠线,同时,搭配冷季型草坪、鸢尾、玉簪、欧石竹等21种、总面积超3万平方米的地被植物,形成稳定的河岸生态系统。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更重要的是,它们为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恢复提供了坚实基础,使刘公河真正成为一条充满生机的生态之河。

(三)建设人文设施,提升居民幸福感

一个成功的城市改造项目,最终必须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初衷。在河道两侧建设的长达一千余米的游步道,为居民提供了绝佳的健身休闲空间。沿途设置的8个超100平方米的观景平台,为人们提供了驻足休憩、亲近河流的场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西侧公园绿地内,精心打造了一座包含摇摇乐、沙坑、钻洞等设施的小型游乐园,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健康的户外玩乐天地。

(四)完善城市功能,疏解交通压力

此次改造还兼顾了城市功能的完善。在河道西侧,建设了一条疏浚路,它不仅便利了河道日常维护,更作为一条新的交通分流道路,有效缓解了周边区域的交通压力。此外刘公河桥以其简洁现代的设计,不仅连接了河道两岸,也为整个生态廊道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河道治理后

三、践行承诺

共筑美丽济南

刘公河改造项目的实施,是“美丽济南”建设理念的生动体现。通过系统的规划和实践,将一条问题重重的河道,成功改造为集防洪、生态、休闲、交通于一体的城市绿色生态廊道。不仅解决了防洪隐患,恢复了河流的生态功能,更极大地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专业精神,以更高的标准,为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济南贡献智慧与力量。



来源:济南市生态环境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