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部门计划及总结

索引号: 11370100004189250W/2025-0033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 组配分类: 部门计划及总结
文件编号: 成文日期: 2025-02-14
文件登记号: 有效性: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5-02-14 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24年,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项目深化年”工作要求,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多项指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省下达的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我市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荣获“五连优”,第二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省终期评估荣获优秀等次,“无废城市”建设在全省评估中荣获“好”等次。我局连续四年获评“模范机关建设先进单位”,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市级表现突出集体,在第九届全省生态环境应急实兵演练暨生态环境监管技术比武竞赛中获集体二等奖,在第三届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中分获综合、辐射专项二等奖。

一、美丽济南建设稳步推进。在全省率先出台《全面推进美丽济南建设实施方案》,明确7大项20小项任务和260项重点工作。印发济南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和实施方案,全市12个区县创建规划全部印发,长清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强县(区)。印发《济南市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4年工作要点》,开展黄河流域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对217处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开展溯源整治工作,实现100%溯源、80%整治,超额完成省定任务。持续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处置各类固废1万余吨,工作成效获选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改革创新案例。

二、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深入。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37,同比改善4.8%;PM2.5浓度降至3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5.3%,PM10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例为66.7%,同比增加8.1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降至5天。48家涉VOCs企业完成源头替代,31家企业完成环保绩效提级,数量并列全省第一;提前完成省定1842台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任务,淘汰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1908辆。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市16处城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00%达标,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0%,水环境质量指数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小清河(济南段)水质改善工作获全省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强化水污染隐患排查整治,督促13家省级以上园区整改水污染问题,推动完成北大沙河、锦水河“一河口一湿地”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监管,完成市级卫片图斑核查销号。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212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报告评审,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力度,完成201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对105处已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实施长效管控。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长清区成功入选省级第二批“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区。深入推进噪声污染治理,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部分条款部门职责分工清单(试行)》,明确部门噪声监管职责;印发《济南市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24-2025年)》,严格办理夜间连续建筑施工作业证明2534件。

三、生态环境安全屏障全面筑牢。开展全市“绿盾2024”重要生态空间强化监督行动,对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生态破坏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并完成疑似问题点位核查整改,全市生态质量保持稳定,濒危物种黄河刀鱼再次现身黄河流域济南境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工作合作机制的协议》,组织环境应急演练16次,全市环境安全总体保持稳定。持续强化固体废物监管,印发《济南市2024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建设市级“无废细胞”633个,省级“无废细胞”187个,数量全省第一。

四、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精准有力。优化服务方式,深入开展建设项目环评与排污许可一体化审批试点,审批时限较传统审批平均压缩27个工作日。审批建设项目839个,累计完成1152个重点项目环评,保障610个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持续推进非现场执法和柔性执法,将261家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全市非现场执法占比41.4%;全年办理从轻、减轻和免除行政处罚案104件,减免罚款1272.84万元。印发《济南市生态环保产业集群建设方案》,谋划实施2024年度生态环境治理项目1206个,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EOD项目库、2个项目入选省级EOD项目库。完成第三个履约周期全国碳市场配额清缴工作,推动碳排放权交易量达210.46万吨。推进8个区县(园区、社区)开展近零碳试点示范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成功创建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五、突出环境问题有效解决。两轮6次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共反馈我市302项问题已整改完成282项,20项正在按照序时进度推进,交办的8591件信访件已全部办结。圆满完成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保障工作,交办的3803件信访件已办结3176件,627件正在推进。两轮次参加全国大气监督异地帮扶,总得分均位列当轮次全国第一,7个典型案例被生态环境部点名表扬,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主要领导同志均作出肯定批示。开展济南市重型柴油货车OBD系统弄虚作假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依法对涉嫌擅自拆除、闲置、改装机动车污染控制装置的违法行为开展调查。按期办结各渠道信访投诉件,12345市民热线办结率100%。

六、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构建“大执法”工作格局,先后开展“两打”行动、移动源专项整治等行动,2024年全市共立案529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443件,移送公安机关适用行政拘留及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24件。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全市共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52件,启动率100%,结案率98%。建成集水环境监管、大气环境监管、污染源监管等11个应用系统的智慧生态黄河综合监管服务平台,被评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典型应用案例。认真组织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检测,累计监测数据10万余个。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维不规范问题专项整治,复查复核在线监控设备1300套。深化宣传教育,走进学校、社区组织开展绿色低碳活动二百余场,引领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七、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牢固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全年组织召开党组会51次、研究重大事项232项,组织“第一议题”学习29次、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12次。着力打造立体化宣传矩阵,政务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1400余篇,政务微博账号发布微博11600余条,拍摄制作视频宣传片18部,全面展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印发《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的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在重点专项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实施办法(试行)》,召开科级干部述职暨谈心谈话会议,开展青年干部“夜查”行动,为分局、事业单位招录40余人,有效提升了队伍专业化素养,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围绕生态环境执法领域“小切口”,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组建14个纪律作风互评互查组,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八、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市委“项目提升年”的工作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有效防控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加快建设美丽济南,确保“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为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生态环境力量。

(一)扎实推进美丽济南建设。对“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行终期评估,科学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全面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持续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落实《全面推进美丽济南建设实施方案》和《济南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4-2030年)》,积极组织、指导区县创建国家、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力争实现新突破。

(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工业深度治理、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区域协作、移动源污染治理、恶臭异味扰民问题整治专项行动,深化噪声污染防治。深入打好碧水攻坚战,抓好入海河流总氮管控,加强重点断面“一河一策”精准治理,深化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配合水务部门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持续巩固水环境质量。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持续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完成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加强农村黑臭水体长效管控。

(三)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督,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确保生态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常态化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环境应急处置,完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和优化布局。做好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迎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准备工作。

(四)积极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持续落实重点项目环评提速办理、主要污染物指标要素保障工作。纵深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继续开展2025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谋划,持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库的动态优化调整。强化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推动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依法做好消耗臭氧层物质监管工作。提高数字化监管执法效能,积极开展非现场执法。

(五)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加快推进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信访件整改工作,开展全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自查自纠专项行动,切实解决12345等各类渠道群众投诉反馈问题。

(六)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强化“大执法”格局落实,持续开展大气监督帮扶和“两打”行动,深化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积极推进非现场执法,确保比率达到40%以上。深化智慧生态黄河平台应用,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生态环境大数据体系建设试点和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工作。全面加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控,提升监测数据深度分析和综合应用水平,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有效”。积极开展各类绿色低碳环保宣传志愿活动。

(七)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扛牢政治责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完善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举措,有针对性开展党员教育、监督、管理。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健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监督检查长效机制,抓紧抓实作风纪律交叉互查、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等,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实到位,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