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从膜说起:十年拼出一片泉城蓝
发布日期:2025-03-24 10:28 浏览次数: 字体:【

点击播放视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用跨越十年的两块滤膜,直观展示了北京PM2.5(细颗粒物)下降62%的治理成果。一片小小的滤膜是如何记录空气质量信息的呢?近日,新黄河记者美琪来到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同样的滤膜对比,来看一下咱们济南的空气这些年来有什么变化。

  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预报室工程师吕晨找到了一张十年前的滤膜,这张滤膜的颜色呈现深灰色,可见当时那天监测到的空气质量是比较差的;另外一张滤膜是去年的,呈现白色,看起来明显要比十年前的这张滤膜干净得多。

  在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楼顶,吕晨向记者展示了滤膜的“出产地”,是一台名为“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换膜采样器”的设备,通过这台仪器工作人员每天会得到空气质量的信息,在这里获取的滤膜会被带到实验室进行“称重”。

  如何称量空气中的污染物?当然可不是用普通“秤”,而是名为“恒温恒湿自动称重系统”的精密仪器,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自动“称量”出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

  通过十年来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济南PM10为183微克/立方米,2024年降至68微克/立方米;2013年济南PM2.5浓度为104微克/立方米,2024年时为36微克/立方米。



来源:新黄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