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9250W/2025-00830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组配分类: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发布日期:2025-04-16成文日期:2025-04-12

标题

关于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的建议

建议者

张凯

人大建议领域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承办单位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

答复时间

2025-04-12

答复内容

张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的建议”已收悉。我们高度重视您的建议,结合莱芜区产业结构、污染特征及应急管理现状,经专题研究并立足工作实际,围绕精准管控、多元应变、提质增效三大方向,制定了以下措施,具体答复如下:

一、聚焦源头减排,降低污染负荷

(一)重点行业靶向治理。针对钢铁、火电、建材等高排放行业,加快推广超低排放技术,鼓励华能莱芜电厂、泰山钢铁等火电、钢铁、焦化行业实现超低排放改造。针对化工行业VOCs治理,推行全密闭收集系统,推动6家单位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提升治理效率。发挥协调作用,推动华能、华电协商减排和错峰生产调控。灵活组织生产调度,针对莱芜重工业特点,推行污染预警期间的分时生产计划,允许钢铁、建材等企业错峰调整工序,平衡减排与生产需求。

(二)重点企业绩效升级。严格落实国家、省工作部署,推动豁免类及保障性企业绩效提升,通过上门走访、技术指导、现场帮扶等方式,提升企业绩效提升意愿,进一步深挖企业绩效提级潜力,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绩效提级,莱芜区2025年通过A、B级及引领性企业不少于2家。

(三)专项资金精准帮扶。积极争取上级环保资金,重点支持工业集中区域企业安装先进的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对采用天然气或电能等清洁能源的企业给予优先补贴,2024年资金补贴金额1062.726万元。针对莱芜重型柴油货车运输导致的氮氧化物、PM2.5污染问题,研究制定新能源物流车辆绿色低息贷款政策,推动提升清洁运输比例。

二、强化协同联动,提升应急效能

(一)做好清单动态调整。在2024年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的基础上进行动态更新,充分利用排污许可管理信息、环境统计等成果,将新投产的涉气企业或生产线补充纳入应急减排清单,对已关停淘汰、不具备生产能力的涉气企业或生产线,及时移出应急减排清单。更新完善工业源豁免、秋冬季协同供暖、移动源、用车大户、货车白名单、工地扬尘源、保障性工程等清单。

(二)推进落实“一企一策”。组织应急减排清单中新增及生产线、减排措施调整的企业,及时编制“一企一策”,重点审查企业“一企一策”应急减排内容与应急减排清单的一致性。组织泰山钢铁、富伦钢铁、重汽莱芜工厂、凯傲(济南)叉车等高绩效企业落实差异化减排措施,减少重污染天气应急企业生产的影响。

(三)强化部门协同作战。一是强化机制落实。定期召开空气质量会商会,组织各相关部门共同分析研判空气质量情况及存在问题、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二是深化联合执法。推行“环保+公安+城管+交通+住建”等多部门联勤模式,针对重点行业企业、移动源、建筑施工等领域开展交叉检查。三是强化部门协同。充分发挥气象、交通、住建等部门联合指挥作用,在重污染时段实施“三同步”措施:暂停易产尘环节施工;限制建成区、大宗物料运输单位重型柴油车通行;加密主干道及工业区周边道路清扫频次,减少二次扬尘。

三、优化预警体系,强化响应时效

(一)强化应急预警时效。根据空气质量预测,当达到预警级别时,提前48小时发布预警信息,或按区域联动要求即时启动。在2024—2025年秋冬季,我市共启动2次重污染天气预警,均严格落实区域联动指令。

(二)预警信息直达末梢。建立“1+N”发布矩阵,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程序等渠道,确保预警信息及时送达街镇、企业、工地等。强化公众沟通,通过微信、抖音、社区公告栏等渠道,开展重污染天气防护知识宣传,引导居民减少预警期间户外活动,提升公众参与度。

您的建议为莱芜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下一步,我们将高效利用各类自动监控平台,加强数据分析运用,同时广泛收集企业和民众对应急措施的意见,确保污染治理兼顾社会公平与民生需求。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建议!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4月12日


吸收采纳情况

解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