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同心 共护黄河 | 把课堂搬进田野,济南中学生绿水青山间探秘昆虫王国
发布日期:2025-05-19 11:12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臭大姐’的臭味,竟是它保命时释放的‘臭弹’”,在同学们的阵阵惊呼声中,济南市“绿色青春,生态同行”黄河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首场活动在南部山区稻池村开启。

5月16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组织济南市俊德实验学校近70名师生走进草地、果园、河床,在绿水青山间展开一堂别开生面的昆虫探秘活动。
丝带凤蝶、黑脉蛱蝶、黄刺蛾、茶翅蝽、麻皮蝽……活动一开始,昆虫科普展板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大家指着麻皮蝽的展板说:“‘臭大姐’的若虫竟然长这样,身体类似水滴形呢”。在自然常青志愿者的讲解下,同学们对蝽和蝶等本土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昆虫有了初步认识,大家热情高涨、翘首以盼,随时准备见识昆虫的“庐山真面”。

下午两点,阳光和煦,稻池村湛蓝的天空中几朵白云悠闲飘过,在志愿者带领下,同学们分成两队有序走进草地、穿过果园,来到河床,对照“山东常见昆虫识别图鉴”寻找各类昆虫。有的同学们围绕小池塘聚精会神,有的蹲在地上观察藏在石头缝里的蝗虫等。
“在芦苇间飞来飞去的是小蜜蜂吧”。随着有同学发问,一时间聚集了更多学生“围观”,自然常青主要负责人刘子旭借机开始了“田间课堂”:“从外观上看像小一点的蜜蜂,但这个‘小精灵’叫食蚜蝇,属于双翅目昆虫,也就是两个翅膀,另一对特化成了平衡棒,苍蝇、蚊子都是这样。”

大家边走边聊边听,并不停地发问,对稻池村优美的自然环境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
“我们团队在稻池村山脚下调查发现,这里昆虫资源非常丰富,对同学们认识、寻找、了解以及保护昆虫有很大的帮助。”刘子旭说。
此次活动,依托稻池村丰富的昆虫资源,通过沉浸式科普实践,引导青少年关注黄河生态、理解生物多样性价值,树立“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的责任感,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行动。

“今天,我见到了短额负蝗、蜉蝣、菜粉蝶、粗灰蜻等之前从没见过的昆虫和植物,这些都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同时,还了解了昆虫的习性,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将充分运用好本次学习成果,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不乱扔垃圾,保护生物多样性。”济南市俊德实验学校学生张米妙果说。
昆虫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物种,是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的指标。刘子旭表示,通过昆虫观察与分类实践,能掌握昆虫与黄河生态系统的关联性,从而激发青少年对黄河生态的热爱,增强“守护母亲河”的使命感。

值得一提的是,为动员泉城市民共同参与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建设美丽泉城,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绿色青春,生态同行”黄河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时间表,诚邀每一位心怀热忱的市民,共赴黄河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之旅。

来源:爱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