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筑基五十年 美丽济南展新颜 | 监测篇:向空天地一体化迈进
发布日期:2025-06-10 15:25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1975年4月,济南市环境保护办公室成立,正式揭开全市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从治理工业“三废”开始,历经机构更名、区划结构调整,济南生态环境治理迈向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黄河时代”。
五秩芳华,向新而行。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济南日报》特别推出“生态筑基五十年 美丽济南展新颜”专题报道,通过梳理济南五十年生态环保的重大事件、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果,展现济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不懈努力与向好变化。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的探索与实践,激励更多人关注生态环境,共同建设与守护“美丽济南”,希望“今天”的努力让“明天”的济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今天推出——《监测篇》。
生态环境监测不仅是环境管理的“眼睛”和“耳朵”,更是连接科学、政策与公众的桥梁,在全球化与科技革命背景下,其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从早期只能开展最基本的监测项目,到如今建立了“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济南市打造起“一总多分”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监测能力全面提升。

运用无人机搭载热红外相机,对企业污染物排放进行远程监测。
1998年
济南市在机床二厂等5个点位设置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控设备,标志着济南市在环境质量自动监控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
济南在黄台电厂等污染源安装了14套烟气自动监控设施,开启了污染源自动监控时代。
全国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能力建设与应用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
济南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环境卫星遥感应用试点城市。实现土壤环境监测县级全覆盖。
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超算云中心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揭牌,全国第一家国家级生态环境大数据超算云中心正式落户济南。
济南市出租车走航大气监测系统、服务公众智能查询“济南环境”APP分别入选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示范案例。
“山东济南城市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初步建成济南市生态监测网络。济南市代表队在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综合比武和专项比武中获市级第一名,12名参赛队员全部获得个人奖项。
驰而不息,终见青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每一步,都镌刻着时间的印记;每一份努力,终将汇聚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