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9250W/2025-01780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 成文日期: 2025-09-12 发布日期: 2025-09-12
  • 发布机构: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
  • 标题: “两山”回响看济南丨全面推进美丽济南建设案例展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①
  • 发文字号:
“两山”回响看济南丨全面推进美丽济南建设案例展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①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宣教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编者按: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济南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构筑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济南。全市上下积极行动,探索实践了一批美丽济南建设案例,涵盖绿色低碳转型、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保护修复等多个领域。现面向社会展示这些案例,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美丽济南建设的生动局面,为美丽中国、美丽山东建设贡献济南力量。

第一篇章: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起步区:建链成群 培基起势

赋能美丽济南绿色发展新篇章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起步区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建设美丽济南应有之义。近年来,起步区坚持项目为王,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带动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其中,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的成功落地,生动体现了济南市聚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内生动力,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一、基本情况

“双碳”目标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满足人民优美生态需求的迫切需要,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美丽济南建设。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对于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起步区自2021年成立之初,便前瞻布局、先行先试,将氢能产业确立为实现绿色崛起、践行“双碳”目标的核心引擎,实施“氢进万家”,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推进氢能全场景综合示范应用,推动绿色宜居美丽济南建设。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产业发展顶层设计。起步区先后出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系列文件,从产业布局、技术创新、示范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明确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和路径,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政策保障,吸引众多氢能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

(二)聚焦项目招引,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起步区坚持政企联动、龙头引领的发展路径,把项目招引作为氢能产业发展关键,围绕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及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应用等全产业链,精准发力。成功引进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动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落地建设,建成年产能各千台套的水冷发电、空冷、水冷车用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推动产业链关键环节突破。同时,积极对接国内外氢能领域头部企业,吸引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三)推动技术创新,突破产业发展核心瓶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专业研发机构,聚焦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核心技术攻关,建设燃料电池装备制造基地,打造供能、车用等多款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生产线。成功实施全球首台极地环境氢发电示范项目,攻克低温环境下氢燃料电池发电难题,推动氢能在特殊场景应用。在催化剂、质子膜、碳纸等关键材料技术上实现自主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拓展应用场景,提升氢能产业市场活力。积极构建氢能示范应用场景,在交通领域,投用五十余台氢能渣土车、环卫车服务城市绿色建设,联合重汽等车企研发高性能氢能冷链物流车,在山东及周边推广百台规模氢能物流车,打造氢能冷链物流专线;在能源供应领域,完成园区氢热电联供系统应用,打造低碳工业园区,与南方电网联合研发氢能应急电源车,开展数据中心氢备电研究,推进氢储能应用。

(五)加强要素保障,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起步区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生产运营中的问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人才支撑,聚焦氢能产业发展搭建人才政策体系,依托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础设施布局,编制《起步区综合能源专项规划》,规划建设综合加能站,实现加油、加气、加电、加氢等新旧能源综合应用及转换,为氢能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亮点

(一)绿色转型内生动力足,自主可控发展体系初步形成。起步区以氢能产业为核心抓手,通过“政策引导+技术自主+场景驱动”三重发力,将绿色转型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生动力”。一方面,依托自主创新突破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核心装备本地化生产,摆脱产业链对外依赖,形成“技术自主—成本下降—市场扩张”的正向循环,产业自我造血能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通过“氢进万家”工程推动氢能在渣土车、环卫车、园区热电联供等场景规模化应用,倒逼传统高耗能领域(如物流、园区能源)主动转型,仅氢能渣土车替代传统燃油车一项,每年可减少起步区道路移动源污染物排放超2000吨,带动周边30余家物流企业主动接入氢能物流专线,形成“应用催生需求、需求反哺产业”的良性生态,绿色转型的内生驱动力持续增强。

(二)产业结构优化与污染减排协同推进,绿色效益显著。起步区以氢能产业集群化发展为突破口,推动产业结构向“低碳高效”深度调整,同步实现污染减排与经济提质。一方面,产业结构“绿色升级”。围绕氢能全产业链招引培育企业,形成涵盖制氢、储氢、燃料电池研发制造及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氢能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推动产业结构从“重规模”向“重绿色”“重效益”转型。另一方面,污染减排“精准发力”。在赋能美丽济南绿色发展进程中,依托氢能应用场景规模化落地实现源头减污,在交通领域投用50余台氢能渣土车和环卫车,在山东及周边推广百台规模氢能物流车,这些车辆以氢气为动力源,在行驶过程中仅产生水,实现尾气的零排放。相比传统燃油车,氢能车的投入使用,从源头上削减了污染物排放,为重污染天气的治理带来积极影响,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