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9250W/2019-01509 组配分类: 公示公告
  • 成文日期: 2019-03-26 发布日期: 2019-03-26
  • 发布机构: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
  • 标题: 济南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2018年度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公开
  • 发文字号:
济南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2018年度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公开
信息来源:济南市生态环境局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一、基本信息

单位简称:济南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地址:济南市旅游路17199号

法定代表人:赵小明

登记管理部门:济南市编制办公室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二、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18年,宣教中心在局党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推进环保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环保社会氛围,较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制度创新,引领宣教工作勇立潮头

局党组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会议的部署,高度重视全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和创新,为推进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探索,精准研判,实现了制度突破,在全国全省率先建立起符合新发展理念、适用于当前生态环境宣教工作格局的制度: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全市生态补偿“以奖代补”的考核之中,以总分占比8%并享有加分权限作为统筹全市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抓手,吹响了激励全市环保系统大力开展宣教工作的号角。

制度创新夯实了我市宣教工作的基石,新闻宣传、环境教育、新媒体建设齐头并进,实现了全市环保系统宣传教育工作处于全国领先、走在全省首位的目标。

(二)创新新闻宣传形式,打造全媒体宣传平台

一是在全省开创与驻地媒体创新合作的先河。我局与市内两大媒体集团(济南广播电视台、济南报业集团)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借力两大媒体集团的多种平台渠道,全年策划组织了四轮次宣传高潮,从转变作风、强化监管、治理成效、监督引导等多方面大力宣传我市环保工作进展成效、典型案例、重点工作。如“铁腕治污,让百姓生活在绿水青山中”“济南靠作风刮跑治霾悲观论”“环保‘利剑’带来的济南之变”“保卫蓝天碧水共筑美好生活”等,得到了中央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国法制报、央视新闻直播间、《焦点访谈》等媒体纷纷点赞泉城蓝--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又回来了;央视多个栏目先后来济采访报道环境治理带来的泉城之变,《朝闻天下》栏目以环保卫士—济南市环保局监察支队科长陈伟这一济南环保人的典型代表为切入点,向全国推介济南环保人的故事,充分展现了济南环保队伍“不靠刮风靠作风”的实干精神。

继续利用传统媒体开展好环境宣传报道工作:在《中国环境报》、《济南日报》、济南广播电台设置专栏、栏目,主动将我市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的一线工作情况,及时向公众加以宣传:通过“政务面对面”、“政务监督热线”等政务直播类渠道,直面市民关心关注的环境问题,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协调组织接听政务监督热线2次;与济南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合作推出环保执法类节目《执法在线——环保在行动》,截至目前共采编、播出48期;按照《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济南电视台优质新闻栏目《今晚》,设置“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专栏,每周一至周五定时播报我市日常巡查发现的突出环境问题及整改进展情况,截至目前已播发27期,累计处置问题近60个。

目前,在国家、省、市各级新闻媒体共组织发表稿件3500余篇,拍摄有效图片1200余幅,制作专版3个(中环报2个,济南日报70周年合作专版),设立专栏4个(济南电视台强化督查、舜网二污普、日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日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二是继续推进环保政务新媒体建设。@济南环保官方微博位列中国环境政务新媒体最具影响力机构前五名,被评为中国环境政务新媒体(市级)最具影响力官方账号、最易传播官方账号、最具互动力官方账号。今年,济南环保微信公众号累计发送知识科普、政策解读、环保服务类信息1966条,@济南环保官方微博发布12553条,处置办结投诉287件,办结率100%;“泉城蓝”APP共制作发布各类环保图文、视频、H5等内容7326条;处理曝光群众举报信息364条,点击量逾586万次,下载量突破7万次。

三是打造全媒体发布平台,走在全省前列。2018年真正做到信息传播同频共振、整体发声。具体做法是:主动对接合作媒体,借助媒体影响力、吸引力、群众基础,打造了集合平面纸媒、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和公交车移动传媒、出租车LED、楼宇电视灯箱等于一体的全媒体发布平台。打出第一时间信息发布、第一时间舆情管控、第一时间公众知晓、第一时间民意收集的环境宣传组合拳。

四是强化舆情管控,网络环境总体向好。专人负责对政务两微一端、大众网舆情监控平台、省厅舆情转办等渠道接收的舆情信息全部转办至责任单位和处室,舆情处置办结率始终保持100%,至今未发生负面重大舆情事件。

(三)加大社会宣传,为共建美丽泉城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以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等环保纪念日为契机,发动社会宣传活动。以每年的环保纪念日作为良好契机,向全市市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在今年省暨济南市六五环境日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中,为使广大市民更直观地了解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宣教中心设计制作2018年“六五”环境日宣传展板19块,拍摄“六五环境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宣传短片2部,在全市主要街道、社区设置环保公益广告点位55处;与环保公益组织“无痕中国”一起在我市组织生物多样性环境教育,累计举办91次,辐射群众7786人次;在“济南环保”微信公众号发布50余篇文章宣传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理念;

二是开展环保下乡活动,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农村生态文明、夏季秸秆禁烧等工作,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环保下乡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效普及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在广大农村地区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三是做好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宣教中心先后多次与市污普领导小组会商,在主动听取普查一线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污普宣传方案;合理分配宣传力量,印制发放宣传册,制作动画片2部,并在公交车移动电视、出租车LCD屏、全市楼宇电视和户外大屏进行播放,在媒体设置专题专栏,大力普及污普工作,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和支持度。

四是配合2018年度全市党风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工作,积极做好宣传。①重新梳理我局办理事项流程,对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环境违法行为、机动车检验和环评等服务信息和业务办理流程进行公开;②在此基础上,印发市民环保服务指南10万余册,并在政务双微发布;③以李强、苏培全、王同林、陈伟等我市环保系统职工为典型讲好济南自己的环保故事;④在绿色创建系列活动中引导社会公众积极践行“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四)绿色创建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一是培养扶持本地环保公益组织。宣教中心持续跟进推广环保公益活动,研究适合我市本土的环境教案,调动更多公益性组织和志愿者团体加入无痕环保公益活动,真正成为环保公益组织的孵化器。

引导本地环保公益组织“无痕中国”、“绿行齐鲁”加入绿色创建工作中,①开展环境教育课堂,联合公益组织“无痕中国”定期开展黑虎泉、大明湖、黄河等环境教育课堂活动,累积组织实施环境教育课堂活动103回,累积参与人数5924人次,影响游客及市民超过数十万人次;②开展培训和暑期环保社会实践,联合“无痕9中国”“绿行齐鲁”开展培训和暑期环保社会实践活动:③开展自然教育环保实践活动,组织环保小卫士、绿色家庭、环保义务监督员在玉符河、石崮寨森林公园、药乡森林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环保实践活动;④开展环保公益活动,联合“天下第一泉”办公室、无痕中国建立山东省第一所“无痕自然学校,定期开展环保公益活动;⑤开展暑期自然教育活动,联合环保公益组织绿行齐鲁、济南市广播电台音乐88.7频道,开展了中小学生暑期自然教育活动暨小清河水课堂活动;⑥组织公益河流课堂和黄河“小河长”活动,带领公众和青少年探索黄河沿岸的人文历史遗迹,实地学习应用河流地理知识,宣讲“公民十条”(《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内容,归途清理泺口河滩垃圾,至今已开展3次,累计参与人数263人次。

二是打造“济南环境教育模式”。2018年宣教中心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推出“济南环境教育模式”,受到了部宣教司肯定,在全省推广。今年,继续与环保公益组织“无痕中国”开展“校园无痕环境教育课堂”试点工作,把环保课由“教室内”扩展到“教室外”,从中小学延伸至大学。从今年3月27日到5月22日最后的结业课程,共有6名环境教育讲师参与,累积派出讲师82人次,为济南市5所中小学校提供了25堂、超过52学时的校园无痕环境课程,累积参加学生930人次,参加教师17名。

三是开展多样化绿色教育活动。宣教中心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环境教育活动,对师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素养,将绿色的生活方式熔铸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今年,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开展泉城环保小卫士的评选活动,经过认真细致的评审,最终有121名学生被授予2018年度泉城环保小卫士称号;举办济南市首届国际生态学校论坛,鼓励和督促更多的绿色学校加入国际生态学校的创建行列,发动中小学开展国际生态学校创建活动,目前获得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的有28所学校;承办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暨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中国地区选拔赛决赛活动,并取得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两名的好成绩。

四是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市民政局、市妇联,搭建绿色创建新平台,助推我市绿创工作迈上新台阶。济南市绿色创建工作坚持开展将近20年,在创建数量和质量上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按照《山东省环境保护厅等6部门关于开展绿色创建行动 推动优美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鲁环发[2018]54号),2018年我局牵头联合教育局、团市委、民政局、妇联在全市启动“开展绿色创建行动,推动优美生态环境建设”活动,加强了绿色创建的力度,规范了绿色创建行动的要求,形成了上下联动、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声势,为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共申报28个学校、24个社区、7个基地,经检查验收,共有21所学校获得市级“绿色学校”荣誉、15个社区获得市级“绿色社区”荣誉、7家单位获得市级“环境教育基地”荣誉、90户家庭获得了市级“绿色家庭”荣誉称号。

教育工作:一是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将活动与绿色创建工作深度结合,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行动中来,引导人人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二是落实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以开放的环保设施为生态环境教育阵地,进行互动式、参与式环境教育。

三是做好环保纪念日宣传活动。以六五环境日等纪念日、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等环保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四是构建于环保公益组织的良性互动关系。培养和扶植更多有资质的本地环保公益组织,并鼓励有条件的环保公益组织一起探索开创外国专家“引进来 走出去”的新局面。

五是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优势,强化与民众的广泛“互动”,经常性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科普,把我市环保双微融矩阵作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新阵地。

三、受奖惩和有关评估情况

连续多年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